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(HACCP)是“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”英文詞的首字母縮寫。HACCP是控制食品安全的經濟有效的管理體系。
HACCP是對食品加工、運輸以至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各種危害進行分析和控制,從而保證食品達到安全水平。它是一個系統的、連續性的食品衛生預防和控制方法。以HACCP為基礎的食品安全體系,是以HACCP的七個原理為基礎的。HACCP理論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。1999年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在《食品衛生通則》附錄《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(HACCP)體系應用準則》中,將HACCP的7個原理確定為:
中國的HACCP認證始于2002年3月20日,國家認監委發布的第3號公告《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(HACCP)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》,自2002年5月1日起執行。這一規章的實行進一步規范了食品生產企業實施HACCP體系的認證監督管理工作,HACCP體系認證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。
2002年4月19日,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第20號令《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》,自2002年5月20日起施行。規章要求對列入《衛生注冊需評審HACCP體系的產品目錄》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需依據《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要求》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《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(HACCP)體系及其應用準則》建立HACCP體系。按照上述管理規定,目前必須建立HACCP體系的有六類生產出口企業,分別是生產水產品、肉及肉制品、速凍蔬菜、果蔬汁、含肉及水產品的速凍食品、罐頭產品的企業,這是我國首次強制性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實施HACCP體系,標志著我國應用HACCP進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HACCP認證在中國經歷了10年(2002-2011)的發展,獲證企業數量已經突破5000家,但是,隨著HACCP認證的發展,HACCP認證依據和認證程序的不統一,對規范HACCP認證活動,提高認證有效性帶來的負面作用日益顯現。曾經出現過《CNAB-SI52:2004 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(試行)》、《SN/T1443.1-200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》、《通用評價準則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》(HACCP-EC-01)》、《CAC食品衛生通則和HACCP應用準則》、《GB/T 27341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要求》等多項依據標準。國家認監委為了規范HACCP認證,發布了《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(HACCP)體系認證實施規則》,自2012年5月1日起實施。
新的HACCP認證實施規則在我國HACCP標準和認證制度的基礎上,考慮了包括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標準和國際食品商業論壇(CIES-The Food Business Forum)的“全球食品安全行動計劃”(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,GFSI)標準和要求,確定了認證依據和模式: